1、道教三清原指玉清、上清、太清三位尊神,全称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,简称道德天尊,又称太上老君,是道教最早崇奉的至尊之神,或说化身老子,后因出现“一气化三清”之说,由一尊神变为三尊神,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。
2、 “一气化三清”也出现在许仲琳著的《封神演义》,写的是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,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。
(资料图)
3、老子者,老君也。
4、《云笈七签》又用之以写三清之产生,“原夫道家由肇,起自无先,垂迹应感,生乎妙一,从乎妙一,分为三元,又从三元变生三气,……三元者,第一混洞太无元,第二赤混太无元,第三冥寂玄通元。
5、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,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,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。
6、”既然三元变生三气,又化生三位天神,此三位天神自然即为三气所化或为三气之体现者。
7、这三位天神实即后世所称之三清尊神。
8、故后世有”一气化三清“之说,表明”气“是构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。
9、同样,最高神之下的众神仙,也由“气”所构成。
10、如“玉帝,在道教即三清之化。
11、”即三清祖气所化,“五老上帝者,五气之根宗,五行之本始也。
12、表明玉皇大帝、五老君的“气”是直接源自根宗。
13、 老君一气化三清的说法出现在唐宋时期,但佛教进入中国后搞了个三宝佛,所以后期道教就针对这个说了一句,但不能认为三清的概念是唐朝才有的。
14、因为有了道教的三清信仰,所以佛教才造出了三宝佛来对应,方便站住脚跟。
15、 自从汉末黄巾失败,张鲁降曹后,曹操令天师部众北迁,天师道众逐散布天下。
16、魏晋时期,由于统治者对道教活动的限制,五斗米道的发展暂时停滞。
17、但是社会上的一些散落各地的天师道教徒仍然十分活跃,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道派。
18、 虽然当时张鲁官拜镇南将军,封阆中侯,但曹操立刻将天师教连根拔起“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”张鲁和大批汉中教民北迁到三辅,自曹操令天师部众迁移,天师教的教徒也从而遍布天下。
19、于是都功靖治荒废,群龙无首。
20、天师教的教团在失去了教主张家还有些凝聚力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种分裂而出的新兴团体开始快速滋生发展。
21、特别是魏晋的统一,天师道组织戒律涣散,不断萎缩分裂成各种小团体。
22、各个团体逐渐壮大就再也忍不住了,因此开始独立。
23、上清派的祖师魏华存,本是天师道的祭酒,造神贬低太上老君,得以自立。
24、有段时间,甚至认为天师道是“三张伪法,当以革除”。
25、认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、即可升入“上清”,比天师道的“太清”更高,《真灵位业图》是陶弘景个人和早期上清派的部分观点,比较混乱,也不为后世道家完全沿用,比如所谓原始天王的说法等等,从他将老子的各种神号区分开来拆分于各阶,并作为“下临万民”的“太清道主”放在整个七阶神系的第四阶,仅仅与一些传说中的著名道士、名臣之列放在一起就看出其故意压低老子以打压天师道,实现得以自立的目的。
26、 关于“一气化三清”这个说法,其实很多道经都有提。
27、至于是谁化的呢?刚才说了,上清崇原始,天师崇老子,所以看到元始天尊一气化三清的就差不多是上清派的说法啦,老子一气化三清的当然就是天师道的说法。
本文就讲到这里,希望大家会喜欢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