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物名片】
拍摄《漫长的季节》时卢静在云南留影。
卢静,1988年生,厦门人,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。近年来先后担任《隐秘的角落》《亲爱的小孩》《漫长的季节》等高口碑热播国产剧的制片人。
(相关资料图)
【剧集简介】
《漫长的季节》
《漫长的季节》是4月22日上线播出的12集生活悬疑剧。因为由《隐秘的角落》原班底打造,这部剧一播出就自带关注度。该剧讲述,出租车司机王响(范伟饰)和妹夫龚彪(秦昊饰)联手调查套牌车的过程中,18年前的碎尸悬案再度浮现。他们决定查找真相,并请出当年侦办此案的退休警官马德胜(陈明昊饰),三个老伙计由此踏上一场人生救赎之旅。这部剧的特别之处在于,其并没有走向悬疑剧惯有的快速紧张节奏,取而代之的,是对剧中人物跨度长达20年的生活与命运变迁的聚焦,使其具有了生活剧和年代剧的扎实质感。
范伟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时,正在拍摄《漫长的季节》,无法到厦门领奖,卢静(右)与辛爽(左)在片场给他送上祝福。
豆瓣开分9.0,大结局飙至9.5,近期热播剧《漫长的季节》成为五年来评分最高的国产剧集。这部现象级作品的“幕后管家”——制片人卢静,是位土生土长的厦门姑娘。1988年出生的她,担任制片人的作品还有《隐秘的角落》和《亲爱的小孩》,同样是口碑炸裂的爆款剧。
这三部作品有个共同特征——地域特色鲜明。在广东湛江拍摄的《隐秘的角落》满是海风咸湿的气息,取景长沙的《亲爱的小孩》湘味十足,《漫长的季节》更是持续输出东北文化。但这些看似与厦门无关的作品,其实都包含厦门元素——《隐秘的角落》中形似沙坡尾的渔港,源自卢静的童年记忆;《亲爱的小孩》里医院的主场景,是卢静和团队参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摄影棚里搭出来的;《漫长的季节》虽没有厦门场景,却是哪里哪里(厦门)影业有限公司制作的第一个项目,这家公司正是卢静和她在《漫长的季节》《隐秘的角落》两部剧中的黄金搭档——导演辛爽、执行制片人宋存松于2021年一起在厦门创办的。
跟着剧组行走中国,卢静期待着有一天能真正拍出自己的家乡,做一部“大家唱着闽南歌讲着闽南话”的戏。
昨日,身在北京的卢静在电话里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。
她是制片人
“不管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,都得把这事给解决了”
《漫长的季节》第一个镜头是阳光下的玉米地。这片玉米地是全剧最重要的场景之一,故事的开头和结局都在这里发生。剧组的主取景地昆明没有这样的玉米地,镜头中的这片玉米是卢静带着团队跑到西双版纳自己种出来的。
在一个剧组中,制片人就是要这样“无所不能”。导演在创作上的好想法,很多都得靠制片人“跑断腿”去实现。对卢静来说,和以追求极致著称的导演辛爽的合作,本身也是一个漫长而诗意的季节。
记者:很多人看《漫长的季节》,都在一开场就被那片金灿灿的玉米地抓住了心。玉米地的想法是怎么来的?
卢静:确定在昆明拍戏后,有天辛爽找到我,问我有没有办法找到一片玉米地。这个剧开拍前我们曾到多个城市勘景,在东北一座城市采风时,团队坐的车在一个太阳快落山的傍晚突然抛锚,大家拽着行李下车,路旁就是一片玉米地。当时辛爽就说好漂亮,掏出手机给我们拍了张合影。我那时也觉得很漂亮,但万万没想到,为了呈现一个更真实的东北氛围,他会在昆明跟我要这样一片玉米地,关于这个镜头有多重要,我们进行了很严肃的探讨,我从辛爽的想法中感受到了这种重要性,因此对我来说,只能是咬紧牙关,不管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,都得把玉米地这事给解决了。
这个工作前后花了很多时间。因为我们往往得去跟村子借地,而只要有一户人家不同意,这个事就办不成。最后是在西双版纳找到一块地,我们的制片主任去跟村主任谈了好几宿才定下来。等玉米种下去再长高,又是三四个月时间,确实挺困难的,但这就是我们制片组的工作,必须要服务于创作。
记者:无论《隐秘的角落》还是《漫长的季节》,你们团队都是出了名的“细节控”。像《漫长的季节》有1997年、1998年、2016年三条时间线,剧组是怎么做到对不同年代的各个细节都处理得如此真实到位的?这对制片组应该也是不小的挑战吧?
卢静:这部剧有三条时间线,也就意味它的场景数可能是普通片子里的三倍。场景数量很多、又很散,包括有时候我们为了更还原那个年代,会到昆明周边的县级市,甚至更周边的地方去拍,这就意味着每天转场的时间会很长,有时候从剧组驻地到拍摄地,就需要花两三个小时,因此怎么更合理地安排拍摄计划就非常考验制片组。整个107天的拍摄周期我都在,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在跟统筹老师、制片主任和执行制片人去商量,每天拍哪些场景,先拍什么后拍什么,什么时候从第一个景转到第二个景,怎么去安排更合理。我每天收工回到驻地后,都会去机房把前一天拍的素材认认真真全看一遍,看的过程也是检查的过程,如果有穿帮或有什么细节没做到位,可能就得补拍,这也是我每天在剧组必须完成的事。
1997年、1998年两条线隔得很近,带来的制片难度是什么?我拿剧中的录像厅举例,说起来是一个景,但它有准备开业、开业以后、停业以后多个阶段,这个在准备以及拍摄的过程中都是比较复杂的,必须分阶段去完成,因为不同阶段它的道具陈设、状态,呈现给观众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。团队做了大量功课,翻一些那个年代的老照片,确认那个年代真实的样子,然后尽可能去找真的是那个年代的东西,不管是自己家里的、道具库里的,还是旧货市场收的、“闲鱼”上买的,或者是去那种很老旧的小区找的。比如说王阳房间的床单,是美术指导从老家背过来的,那可能是他小时候用过的;还有龚彪中奖的彩票号码,真的是2016年秋天那一期的中奖号。
卢静(左二)和辛爽(右一)在《漫长的季节》片场。
她是影视人
“观众是最后一拨主创,他们的关注和评价赋予作品生命力”
从《隐秘的角落》到《漫长的季节》,三年之内,合作的两部剧先后成为现象级爆款,卢静和导演辛爽的组合,在剧迷眼中已是口碑保障。在悬疑元素之外,这两部剧细腻的现实主义质感,同样被观众津津乐道,这一点在《漫长的季节》尤为突出,业界还有人评价其为“引爆生活悬疑新类型”。而在卢静看来,这其中并无刻意的标新立异,他们所做的就是“以人和生活为叙事原点”。
记者:《漫长的季节》上线后评分一路走高,已经有超过40万观众涌入豆瓣打分。您有期待或预期到这么好的观众反馈吗?
卢静:我们团队首先是尽全力做到我们这个层面的最好,才会把作品带给观众。但在观众出场前,作品是不完整的。制片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给项目“搭班子”,我常说我搭的最后一个班子是观众,观众是最后一拨主创。观众在用他们的关注和评价给作品一些空气、养分、土壤,赋予作品生命力。
我们把片子拍出来交给观众,也很渴望和他们交流。虽然对作品已经非常熟悉了,但正式播出后,我也和观众一样在追剧,开着弹幕看大家的反馈。
记者:作为悬疑剧,《漫长的季节》反套路地主打慢节奏,乃至被称为套着悬疑剧外壳的生活剧。你们有没有担心过,观众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模式?
卢静:这部剧定位是生活悬疑剧,其实我们整个团队一直比较关注和喜欢家庭类型的戏。做《隐秘的角落》时我们打过一个比方——案件是一把手术刀,横向切,可以看到某个时刻不同家庭的切面。到了《漫长的季节》,这把刀不仅横切也纵切,可以看到岁月是怎样在每个家庭留下痕迹的。一些情感关系必须放到岁月的长河中才能得到印证,一些问题可能得通过时间才能得到答案。我想观众应该也能感受到,我们在以人和生活为叙事原点,特别努力地在讲一群特别努力生活的小人物。
另外一方面,我觉得导演的风格是浪漫现实主义。如果我们想要让剧集有浪漫的元素在,想要让它“离地半米”,就得先有真实的东西存在。不管是通过人物,还是时代背景,还是其他各种细节,这种真实感都要有迹可循,观众才能进入这个故事、相信这个故事。在真实的前提下,我们才可以制造一些很浪漫很诗意的表达。
她是厦门人
“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做一部戏,大家唱着闽南歌讲着闽南话”
卢静生长在老厦门,小学和初中就读于园南小学和九中,后来从双十中学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制片管理专业。从业以来的作品中,虽还没有一部真正在厦门取景,但她把自己的影视公司“哪里哪里”开在了湖里,《漫长的季节》也因此打上了“厦门制作”的显著标签。
记者:您大学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,是从小就有影视梦吗?
卢静:到北京电影学院读书,一方面是我非常渴望到北京上学;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从小就爱好文艺,我爸妈也比较注重这方面的培养。我真正意义上接触和了解影视制片,还是在进入大学后。
制片人这个工作特别需要实践。大三大四时我就开始到外面的剧组历练,从干生活制片开始,再到外联制片、统筹和制片主任,一步一步成长。但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并不是在剧组,而是在电影院线,那个时候我希望在离观众最近的地方多了解观众。作为一个制片人,你得知道观众的诉求是什么,知道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片子。在院线工作近两年后,我才真正进入剧组。
记者:《漫长的季节》每一集的片头,都会出现“哪里哪里”的标识,很多厦门观众都不知道这家公司就在厦门。是有回到家乡创业的想法吗?
卢静:除了找项目外,我们拍戏还得找志同道合的人。辛爽以及我一直合作的执行制片人宋存松,对我而言就是这样的伙伴。通过一部戏两部戏的磨合,大家会想要建立长期稳固的关系,去拍审美一致、共同喜欢的东西,所以2021年我们一起在厦门注册成立了“哪里哪里”,《漫长的季节》就是公司成立后做的第一个项目。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做一部戏,大家唱着闽南歌讲着闽南话,让闽南风情有一个很好的展现,让观众看到我家乡美好的样子。我觉得这是我未来工作计划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乡情结,都很热爱自己的家乡。其实之前拍《隐秘的角落》《亲爱的小孩》,我们在前期勘景时都到过厦门。《隐秘的角落》里的渔港就有我的童年记忆,在那部戏里是可以捕捉到类似沙坡尾的景象的。《亲爱的小孩》就更典型了,剧里的主场景是医院,我们勘景时去过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,当时阳光照进病房外的阳台,阳台的窗上爬满了爬山虎,光影变幻,富有生机,让我印象很深。那些爬山虎努力生长的状态,是一件非常有希望的事情,我们特别渴望在医院的场景里展现并传递这样的气质和感受,所以就在长沙的摄影棚里照着这家厦门医院搭了景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