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0日,天猫养车举办了2023年加盟商大会。天猫总经理李逸表示天猫养车已经完成了洗车引流的“金角“搭建。低价洗车一直以来都是汽车后市场常用的引流手法,也是早些年各大互联网平台以及连锁商用来宣传的噱头。
这个所谓的“金角”真的是“黄金”吗?加盟商和门店们真的积极响应吗?用户真的认可吗?看似热闹非凡,一切繁荣的背后,其实是这场闹剧组织者天猫养车的自嗨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门店亏本而平台赚“声量”
早期,O2O大火时代,各大互联网平台进入汽车后市场领域,带来了“补贴”、“引流”,行业顿时一片激昂万分。洗美因其高频以及简单供应链的特点成为了当时厮杀的主战场,“9.9洗车、365元全年洗车”等等口号层出不穷。但是,门店赚钱吗?
抖音账号“车小二车服”曾经按照“365元全年无限次洗车”算了笔简单的帐:
假设办理了500张洗车卡,全年需洗182,500台次;以每台车7天一次的洗车频率,需洗26071台次,合计到每天就是71台次,乘以实际单次洗车价格7元,即497元。
而71台次至少需要两个工位和四名洗车工,假设每人每月3000月工资,平均每天人工成本为400元;假设门店每年租金为5万元,两个工位每天成本为138元,合计538元。
这还没有算水费、产品、工具磨损更换,环保等等开支,仅仅以三四线城市最低的房租和人工成本计算,营业额不足以覆盖成本。
所以,低价洗车必定是亏本。那也有声音说,这本身就是引流工具。听着是很美好的词,实际上却是——洗车是洗车,保养是保养,师傅一推销,把客户直接吓跑。能做到“推销不讨人厌”的员工,可就更稀缺了。大多门店实际运营都把洗车作为维修保养进店“老客户“的附加福利,而不是“新客户”引流转化的来源。
这就是矛盾冲突点,互联网平台认为洗车引流“新客”,而实际上门店既亏损又无法得到引流。那究竟谁获得利益呢?答案是,平台在一波波造势宣传里,得到了所谓漂亮的数据和“声量”。
问题频发平台屡遭投诉
互联网平台如火如荼的洗车引流活动给门店带来所谓“新客”,门店为了控制亏损率,会采用预约制,控制客户对象,甚至不少门店出现推销、扎轮胎、划伤等等恶性情况发生。
笔者在黑猫投诉上搜索此类投诉比比皆是。还是以天猫养车为例,大多投诉均与洗车业务相关,例如等候时间长,难预约,甚至还有在门店办洗车卡,由于门店老板更换,不让其使用等等投诉。
洗车作为引流项目,也是新客户的第一次体验,如果初体验感受不好,又何来复购呢?留不住的新客,握不住的沙,对于口碑影响极为不好,丢掉的除了“补贴”,还有“口碑”。对于后市场而言,口碑往往比一时的流量更为重要。
洗车作为引流并不是完全不ok,它更适合“小而美”的门店自行组织,并不适合于平台进行全国推广,且不说中间的利益分割问题,比如倒卖,抽佣等等。有多少门店真的把心思放在业务上,平台又实际给门店导流了多少、客户又真正得到多少补贴和服务呢?
营销推广的本质还是需要回到业务实质上。突如其来的洪水,有可能冲垮多年修建的堤坝。
要想迎接猛烈的洪水,就需要有承接洪水的能力。否则,一切就是一场自嗨式的“表演”。
关键词: